聖殿山是個牽動很多人敏感神經的地點,因為它是猶太教、回教和基督教這幾大宗教的聖地,並猶太、巴勒斯坦民族衝突的核心。猶太教徒和基督徒相信,聖殿山是亞伯拉罕獻兒子以撒給神的地方,而且末後的聖殿將重建於此。但回教徒則認為亞伯拉罕在這裡獻的是他們的祖先以實瑪利,使得此地多年來爭端不斷,相當不平靜。
我們循前一天往哭牆的路,從一條搭高的木製通道往聖殿山。由高處俯瞰到哭牆和前一天有所不同,似乎有特別的儀式在此進行。導遊說那是13歲的猶太少年都要經過的成年禮,每星期一和四舉行。聖殿山現在由回教徒管轄,未上聖殿山就有管理員兇巴巴地來檢查我們的衣著,我穿著平口領短袖的T恤都過不了關,好在有團員慷慨借出備用的薄外套,把手臂遮了起來。上了聖殿山,見到很多白色的遮陽傘,回教徒們分男女一堆一堆地坐著,此等陣仗是我們2008年來時未見的,原來此時正值他們的齋戒月。大家開玩笑說來對了時候,因為回教徒應該不會在齋戒月大動干戈,所以我們很安全。
 |
▲前往聖殿山途中可望見哭牆邊的猶太人正預備行成年禮。
|
 |
▲回教徒聚在一起守齋戒月。 |
聖殿山上目前有兩座回教的清真寺,上了聖殿山首先經過的是阿薩克清真寺,因為寺名的阿拉伯文意為遙遠,故又名遙遠清真寺或遠寺。這個地點的管轄權在歷史上數度易手,它原是猶太聖殿的遺址,回教徒在其上蓋了清真寺,十字軍東征時將之改建為教堂,如今又成了清真寺。
 |
▲阿薩克清真寺佔地廣闊。 |
 |
▲讓人潔淨手腳的水池,階梯下還有椅子供人使用。 |
另一座清真寺位於聖殿山較高之處,這座金色圓頂的大磐寺(Dome
of the Rock)又名圓頂清真寺或奧瑪清真寺。寺中有塊岩石,相傳是亞伯拉罕向上帝獻子的地方,回教徒則相信是穆罕默德登天之處,也因此成為幾大宗教爭端的來源。可惜我們不得其門而入,不能一窺其貌。清真寺金色的圓頂是由約旦前國王胡笙投注巨資,用了80公斤的金子打造,無怪乎在耶路撒冷城的許多角落,都能看到它璀璨耀眼的光芒。
 |
▲大磐寺又名圓頂清真寺,寺中有幾大信仰均很重視的岩石。
|
關於亞伯拉罕向上帝獻以撒的地點,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在大磐寺內的岩石;其二是在大磐寺外不遠處,這裡還築了一座小小的亭來紀念此事。
 |
▲大磐寺外的小亭裡的石頭,是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另一個可能地點。
|
 |
▲既然到此一遊,當然得摸摸這塊石頭啦! |
 |
▲離開聖殿山前回眸看見的景致。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