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2020

城堡山(Amman Citadel) + 尼波山(Mount Nebo) + 摩西泉(Spring of Moses)


                               到訪時間:Oct. 2019


我們在約旦首都安曼下機,用完早餐便開始一天的行程。安曼在聖經中叫做拉巴,是亞捫人的首都。它歷經不同的民族統治,主前三世紀,埃及人將它改名為非拉鐵非(Philadelphia)。到新約時代,安曼落入羅馬之手。不論由誰統治,城邑的中心一直是城堡山。從這裡的古蹟,可略窺它在各個年代的面貌。城堡山附近羅馬時代的遺跡,像是劇場、神廟等,多建於公元二世紀。居高臨下看到山下半圓形的古羅馬劇場,觀眾席和旁邊的石柱都大致保存完好。劇場可容六千人,無論坐在何處,均可清楚聽到舞臺上的聲音。

海克力斯神廟(Temple of Hercules)是城堡山上最著名的羅馬時代遺跡。海克力斯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大力士,智慧和力量兼具。從神廟僅餘的石柱和上面的雕刻花紋,往昔的規模和考究一覽無遺。神廟附近殘留著神像的手指和手肘碎片,由它們的尺寸推算,海克力斯的雕像應有13公尺(43)高,十分宏偉。姆美野宮(Ummayah Palace)是阿拉伯帝國姆美野王朝建立的王宮,它的門廊(Entrance Hall)經過重建後恢復舊日樣貌,以往要入宮必須在門廊安檢並等候召喚。城堡山上還有約旦考古博物館(Jordan Archaeological Museum),館藏包括在全國各地發掘的歷史文物。陳列品依年代順序展示,從日用品、陶器、珠寶、雕像均有,其中以一尊雙頭雕像最引人注意,據說是公元前6,500年之前的作品,類似的作品已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7/14/2020

三訪聖地行程安排


                              到訪時間:Oct. 2019


以色列地處西亞,與眾多阿拉伯國家為鄰。該地區經常紛爭衝突不斷,引起國際的關注。但也因為以色列是基督徒、猶太教徒和回教徒心目中的聖地,遊客絡繹不絕。我們於2008年和2013兩度造訪過聖地都是由自己教會舉辦的。初訪時除了以色列,還去了土耳其和希臘。再訪時的重點之一是教會歷史,所以還加上對基督信仰發展影響深遠的義大利、德國和瑞士。每一次到訪,都讓我們對聖經的歷史地理了解更多。這次是跨教會的聖地團,行程還包含了約旦和埃及,其中有些我們非常嚮往的景點,吸引我們第三度前往。

7/04/2020

沖繩自駕遊(7) -- 白之家教會 + 識名園 + 海中道路


                                       到訪時間:Nov. 2018

返家的前一天是星期日,我們前往白之家教會敬拜。未到沖繩前即聽聞白之家教會,不僅因教堂有如童話城堡般的外觀,更因這教會的美好見證。沖繩有許多美軍和日本女子所生的孩子,他們往往成為棄兒,這個教會便專門照顧他們。在牧師伊藤嘉子的帶領下教會迅速發展,然而正當預備建堂之際,日本發生了311大地震。教會將好不容易籌得的建堂基金全數捐出賑災,並深信建堂所需神必供應。結果神給的超乎所求所想,讓教會蒙福百倍。物資從世界各地紛至杳來,其中包括台灣。
教堂純白色的建築很顯眼,在藍天襯托之下有如置身希臘。當車子開近時,門口的招待便問 “From Taiwan?” 讓我們十分好奇他們如何得知。進了教會,大家都很熱情,有別於日本人一貫的含蓄。教堂內外一致,都是純淨的白色。我們注意到教堂的廊道有一座座拱門,門依以色列支派命名,上面註明聖經出處。招待很快拿來平板電腦和耳機,以備我們聆聽翻譯。崇拜過後,有兩位來自台灣的姊妹來和我們寒暄。那天牧師講的道我已不記得了,但教會弟兄姊妹有如家人的對待,卻留下十分溫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