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時間:May 2024
關西自由行的最後兩天,我們前往和歌山與姬路。第一次聽到和歌山(Wakayama),就覺得這名字頗為特別。它是由和歌浦(Wakaura)以及岡山(Okayama)組合而成,前者坐擁美麗的海灣景觀,為文人雅士所喜愛;而後者又名虎伏山,是和歌山城的所在地。我們購買了和歌山觀光一日券,包含大阪往返的電車票、和歌山公車一日券及當地商家的折價券。第一站是黑潮市場,這裡一天有兩場的鮪魚解體秀,吸引遊客慕名而來。市場除了現場烹飪的海鮮料理,也有魚乾、蝦乾等產品。表演時間未到,平台上已放上一條巨大的鮪魚,大家都在台前選定最佳位置。有位韓國大媽原本在角落,擠功了得,把我身旁的日本女士擠走,還覬覦我的位置,不得不說韓國人和華人這點實在有些相似。年輕的解剖職人帶著長刀登台,邊切邊解說,並把切下的部位舉高展示。只見他手起刀落,一條大魚瞬間化為上百份生魚片,遊客們也爭相體驗這由產地直送肚腹的新鮮。市場外還有歐羅巴港,是歐式建築的遊樂場,有20多種遊樂設施。
紀三井寺是和歌山的著名寺廟,位於紀州且寺中有三口泉水。寺廟建於西元八世紀,歷史悠久。紅色的建築在青山綠樹襯托下十分顯眼,再加上春有櫻花秋有紅葉,當地的熱門景點。從紅色的樓門進入後是長長的石階,好不容易來到高處,和歌浦的海灣景觀盡在眼前。本堂位於林蔭之後,堂內有尊千手觀音高12公尺,據說是全世界最大的站立式木雕佛像。
▲黑潮市場每天有鮪魚解體秀。
▲這些魚你吃過幾種?
▲現場烹調新鮮漁獲。
▲庖丁解魚。
▲紀三井寺的樓門。
▲本堂位於樹蔭後方。
▲全球最大的木雕站立佛像。
和歌山城由豐臣秀吉於1585年下令興建,後來成為紀州德川家的居所。城堡座落於市中心的虎伏山上,又名虎伏城。它是日本百大名城,亦是和歌山市的象徵。和歌山城曾被指定為國寶,但在二戰時遭炸毀,如今的和歌山城於1958年重建完成。著名的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出身於和歌山縣,對和歌山城的重建挹注甚多,但重建的面積僅達全盛時期的四分之一。
我們從正門大手門進入,白色的天守閣並非單一的建築,而是大天守和小天守相互連結,被稱為連立式城堡。接待人員一律忍者裝束,負責導覽、拍照和解答問題,別具一格。天守閣內展示歷史資料,主要與紀州德川家有關,包括當時武士的盔甲和刀劍。當然,展示品中也少不了齜牙裂嘴的老虎雕像,以符合虎伏城的別名。天守閣頂端有展望台,可以居高環顧和歌山市和紀之川的風景。
和歌山城也有美麗的花園,西之丸庭園又被稱為紅葉溪庭園,是江戶時代即有的庭園,現為國家名勝。庭園巧用虎伏山的地形和泉水,營造出迴遊式景觀。園中兩大看點是鳶魚閣和御橋廊下,後者是連接城中兩個區塊的斜橋,為了保護隱私設計成有牆有蓋,就像房間一樣,讓外人無法窺探。這種斜廊橋的構造,在日本亦極為罕見。
▲和歌山城的入口。
▲大天守與小天守。
▲接待忍者為一大特色。
▲白虎是和歌山城的象徵。
▲從天守展望台遠眺紀之川。
▲西之丸庭園鳶魚閣。
▲御廊橋下是秘密通道。
姬路是個人口僅50餘萬的中型城市,但卻擁有日本第一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姬路城。姬路城又稱白鷺城,姬路市的人孔蓋和消防栓都有著白鷺圖案,凸顯自身的特色。姬路城於17世紀初建成如今的規模,是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蹟,亦是日本保留得最完善的城堡,享有「日本第一名城」的美譽。城內的天守閣為日本現存的12座原始天守之一,亦即未經大規模重建,仍保有江戶時代之前的建築風貌。
我們在參觀姬路城之前,先到附近的好古園。此園建於1992年,原為姬路城西宅邸的武士住宅,佔地上萬坪,規畫成九種不同風格的庭院。院中有瀑布、池塘,而四季的更迭則帶來由新綠到楓紅的不同景觀,美不勝收。我們在園中的活水軒用午膳,好在早來一步,拿到倒數第二張桌子。臨窗賞景,看著錦鯉在池中悠遊,實為一大享受。
飯後在園中漫步,十分愜意,接著便前往姬路城。姬路城和之前去的和歌山城都是建於高處的白色建築,而且有大天守和小天守,天守間相互連結。大天守和三座小天守的四個屋頂立體重疊,從不同角度會呈現不同的面貌。此時突然有隻白鷺從我們頭頂低空飛過,事出突然,來不及把這難得的一幕拍下。菱之門外觀素淨典雅,是姬路城最大的城門,供城主和賓客進出。城堡的各樣細節均有講究,21扇大門的入口通道都十分狹窄,以利防禦。窗戶上加裝木條,用以抵抗槍箭的攻擊。而屋瓦的側面則刻有城主的家徽,宣示主權的意味濃厚。說明手冊中特別提到備前門,門旁的長方形石塊本來是建城者挖掘出的石棺,被重新用來砌城牆,十分環保。
隨後進入天守閣參觀,天守除了地下室外共有六層,樓梯陡峭,一層層爬上去足以讓人精疲力盡。閣內展示和姬路城相關的文物,像是各種防禦措施。天守頂端並無展望台,僅能從加了柵欄的窗戶一窺室外景觀。比較特別的是頂樓還有個神社,供奉姬路城的守護神刑部明神,印象中這還是第一次在天守裡見到神社。
▲姬路市的人孔蓋以白鷺為主題。
▲活水軒裡用餐兼賞景。
▲好古園的庭院風景。
▲姬路城是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蹟。
▲櫻門橋通往姬路城入口。
▲菱之門供城主和賓客使用。
▲磚瓦上雕刻著家徽。
▲備前門旁的長形石塊原為石棺。
▲天守頂層有神社。
▲不同年代的鯱。
▲臨去一瞥宏偉的天守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