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14

Day 10:梵蒂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s) + 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


自從知道某些世界名畫被收藏在梵蒂岡的西斯汀教堂,對這個教堂便心生嚮往,這一天總算來到啦,我們接著就是要去梵蒂岡教廷!我們從梵蒂岡的外牆便開始排隊,很慶幸這一天的遊客不多,毋需久候。梵蒂岡位於義大利羅馬市,是非常罕見的國中國。它是世上土地最小、人口最少的主權國家,人口僅有800多而已,但是因為它是天主教的信仰中心,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梵蒂岡有幾個著名的景點,除了前述的西斯汀教堂之外,還有梵蒂岡博物館和聖彼得大教堂。這幾個景點藏有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瑰寶,來到這裡便如同享受視覺和心靈的豐盛饗宴。梵蒂岡博物館的中庭有個巨型的松果,而這廣場亦以此為名。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最中央金色的大球,球體中間嚴重破裂,這是在控訴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嗎?另一處有個凱撒大帝的頭像,據說是從別的地方「回收」過來的。

7/28/2014

Day 10:米爾維亞橋(Milvian Bridge) + 聖天使堡(Castle of the Holy Angel)


這一天是我們在義大利行程的最後一天,首先要參觀的是位於台伯河上的米爾維亞橋。公元第4世紀時,君士坦丁在這裡打贏了重要的一仗,使得羅馬從四人分治的局面邁向統一。根據歷史的記載,君士坦丁在戰役中見了異象,得知自己的軍隊在基督徽號下將會獲勝。後來果然君士坦丁的軍隊以少勝多,敵軍領袖溺斃於台伯河中。羅馬在君士坦丁的手中江山一統,史家認為君士坦丁便因此歸信基督,而羅馬帝國從此亦停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

這座橋建於公元前2世紀,歷史久遠。漫步在這古老的橋上,舉目只見行人和單車在上經過。近年來受到暢銷小說及其同名電影之影響,米爾維亞橋也平添了幾許浪漫氣息。許多夫妻和情侶紛紛來到此地,把情鎖鎖在燈柱上,再把鑰匙拋在台伯河裡,象徵此情不渝。為了避免橋的負荷太重,這些情鎖還必須定期清理。

7/25/2014

Day 9:萬神殿(Pantheon) + 司法宮(Palace of Justice)



萬神殿最早興建於公元前1世紀,原本是供奉希臘羅馬神話裡的神祇。到了第7世紀時,這棟建築被羅馬皇帝獻給教宗,於是它便改為天主教堂,也改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文藝復興時期,這教堂被用來作為偉大人物的公墓。至今它是古羅馬時期的建築物中,保存最好的之一,也是羅馬著名的景點。不過可能它正式的名字太長太不好唸,多半的人還是稱呼它為萬神殿。

7/24/2014

Day 9:許願池(Trevi Fountain) + 西班牙廣場(Spanish Square)


參觀完古羅馬廣場後,接著要去填飽肚腹,我們在前往餐廳的途中看到一些頗有特色的建築。首先是元老宮(Senatorial Palace),它是卡比托利歐廣場周邊的建築之一,目前為羅馬市政府所在。這個廣場是鼎鼎大名的米開朗基羅所設計,費時3個世紀多才完工。遠望元老宮實在不得不為它的氣派所震懾,沿著寬闊的階梯而上,會看到CastorPollux這孿生兩兄弟的雕像。傳說中這兩兄弟建立了羅馬,但他們其實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人物。我們又再經過之前提到的維托里亞紀念堂,的確很像結婚蛋糕,這次總算從正面經過,可以拍攝到蛋糕的全貌。值得一提的是,羅馬的飲用水不是放一台飲水機在路邊,而是頗具巧思地從動物雕像嘴中噴出。

7/21/2014

Day 9:古羅馬廣場(Roman Forum)


我們接著前往古羅馬廣場,它是古羅馬時的市中心,當時重要的建築全在這裡。來到羅馬,只覺進了超大的露天博物館,處處皆古蹟,走到這一區,這種感受尤其強烈。這個長方形的區域滿是傾牆頹瓦,而義大利人也任由它們攤在那裡,呈現最自然的風貌。如果在台北或香港的市中心有這麼一大片地滿是古蹟,很難想像當局會如此處置。

古羅馬廣場離提多凱旋門很近,我們看到一些神廟,分別拜不同的神祇。這些神廟有的後來改為教堂,建築物也因而維持得較完整;有些則因年代久遠欠缺修繕,僅留下幾根石柱證明它們的存在。

7/18/2014

Day 9:宮殿山(Palatine Hill) + 提多凱旋門(Arch of Titus)


宮殿山是羅馬最為古老的部分之一,它的義大利文是Palatino,這個字影響了好幾國語言。「宮殿」一字的英文Palace、法文Palais,都是從這個字衍生而來。宮殿山是羅馬城市發展的起點,公元前1-6世紀便有富有人士居住在此,之後更有些皇帝在此建立皇宮,直到今天都還可看到奧古斯都、提庇留以及多米田幾位皇帝的皇宮廢墟。

7/14/2014

Day 9:羅馬競技場(Coliseum) + 君士坦丁凱旋門(Arch of Constantine)


好萊塢很多講到古羅馬帝國的大片,都少不得有羅馬競技場(或稱鬥獸場)的場景。當時羅馬人的娛樂之一便是將罪犯和野獸放在一起,讓彼此鬥個你死我活。這些所謂的罪犯其實有許多人並未犯什麼罪,他們是為信仰受逼迫的基督徒。

我們這天的第一個景點就是羅馬競技場,車行途中也經過一些著名的地方。首先我們行經台伯河,從小在地理課本讀到它是羅馬的重要水源。看見台伯河的同時,遠遠也望見了梵蒂岡羅馬教廷。走走又看到一座宏偉的建築物,我們的羅馬導遊稱之為「白色結婚蛋糕」。可惜車在行進之中,只照到蛋糕的側面。這是維托里亞紀念堂(Altar of the Fatherland),是為了紀念義大利統一之後的第一位君王而建的

7/09/2014

Day 8:聖保羅大教堂(Basilica of St. Paul Outside the Walls)


若要票選世界上最家喻戶曉的著名教堂,相信這些教堂很多都位於義大利,而聖保羅大教堂也必然名列前茅。聖保羅大教堂的全名其實是城外聖保羅大教堂,因為它建築在古羅馬的城牆之外。使徒保羅為了信仰,於公元67年被處以斬首的極刑。到第4世紀時,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在保羅的埋葬處,建造聖保羅大教堂以資記念。許多個世紀以來,聖保羅大教堂歷經了擴建、火災和重建,目前的樣貌是19世紀完工的建築,不過內部保留了許多年代久遠的部分

從大老遠就看到這棟宏偉的建築,長廊的柱子乍看還數不清有多少。仰頭望向建築的最高點,真覺得仰之彌高,自己好渺小啊!

7/04/2014

Day 8:羅馬地下墓穴(Catacombs of San Callisto in Rome)


結束了在以色列的參觀後,我們展開歐洲的行程。第一站來到義大利羅馬的San Callisto地下墓穴。羅馬附近有至少40個像這樣的古老地下墓穴,有些直到近代才被發現。這種地下墓穴始於公元第2世紀,當時的基督徒為信仰受逼迫,需要秘密埋葬。羅馬是建於火山岩上的城市,火山岩柔軟好挖掘、遇見空氣又迅速硬化的特性,使得地下墓穴易於進行。地下墓穴對於基督教的歷史和藝術史的研究,都是寶貴的資產。


我們路上經過其他地下墓穴,入口向著馬路

7/03/2014

Day 7:約帕(Jaffa/Joppa)


聖經裡有段很戲劇化又充滿張力的記載──先知約拿不願執行神交代的任務,竟然往相反的方向跑,結果登船後遇見狂風大浪,被大魚吞進腹中。約拿在魚腹中三天三夜,終於悔改,完成使命。先知約拿上船的地方就是約帕,也就是我們的下一站。約帕是以色列最古老的海港之一,我們一進這個城市就看到一隻大魚的雕塑,頭上還噴出水來,很明顯是條鯨。其實聖經並沒有說明那條吞約拿的大魚是何種魚 ,只不過按人的想法,必須是體積龐大的魚,才能夠腹裡容人吧!

這個雕塑讓人想起吞了約拿的大魚

7/01/2014

Day 7:拿撒勒(Nazareth)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北部,它在主耶穌的時代因為沒有著名的舊約或歷史事跡,人口亦不多,所以被人輕看。約翰福音1:46拿但業的評語:「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麼」,反映了當時的人對拿撒勒的普遍看法。雖然如此,拿撒勒在新約卻屢被提及,耶穌便成長於拿撒勒。而且,這裡也是馬利亞的家鄉。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信,告訴她將從聖靈感孕,這件事也發生在拿撒勒。今天的拿撒勒是以色列北部最大的城市,居民以阿拉伯族裔居大多數。

拿撒勒有個著名的天使報喜堂(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根據天主教的傳統,堂址便是馬利亞未婚時的住處,也就是天使報喜的地方。教堂的外觀頗令人印象深刻,淺色的牆身刻了一些畫,最上面是天使和馬利亞,第二層刻了四福音的四位作者。教堂的銅門也有講究,上面的浮雕是主耶穌的生平大事記,從出生、傳道到受死、復活。銅門的門楣和門框都有雕刻,左邊刻的是列祖和先知,右邊則是門徒和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