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20

東京自由行(8) -- 淺草寺 + 皇居東御苑 + 東京的夜


                                         到訪時間:July 2018

淺草寺正式名稱為金龍山淺草寺,是東京歷史最悠久的寺院。據傳寺院公元七世紀即已建立,但歷經天災人禍,院內許多建築均為後來重建。從街的對面就看到淺草寺大紅燈籠高高掛,大門的左右各有風神和雷神像,通稱為雷門。紅色的燈籠是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贈,重達700公斤,超乎想像。
進了雷門便是仲見世通,亦即商店街,有近百家商戶。不巧這日碰上颱風,大雨滂沱,我們無心閒逛,連拍照都得趁雨勢稍歇時趕緊行動。直接往裡面走,來到了寶藏門。寶藏門同樣高掛著大紅燈籠,和雷門的燈籠遙遙相對。這個燈籠正面寫著小舟町,是由日本橋小舟町的信徒獻納,側面則密密麻麻詳列了獻納人士和商家的名字。寶藏門的內側兩邊懸掛著巨大的草鞋,也是信徒的貢禮。草鞋長4.5公尺,乍看之下以為是船呢!
繼續往前就是淺草寺本堂,又稱觀音堂。堂前讓人求籤的地方引發我們的好奇,籤文放在一個個小抽屜裡,抽屜上的號碼全是漢字而非阿拉伯數字。求籤指示寫著,如果抽到吉,恭喜你;如果抽到凶,把它繫在樹上,不幸就留在那裡。這種趨吉避凶的方法,倒是挺阿Q的。原本我們下個行程要去東京的地標晴空塔,但風雨交加之下不得不打消念頭,只能從淺草寺遙望。 

4/21/2020

東京自由行(7) -- 築地市場 + 新宿御苑


                                         到訪時間:July 2018

築地市場是東京著名的海鮮蔬果批發市場,亦是全世界營運量最大的魚市場。市場從1935年開設,為了東京奧運而於201810月搬遷。我們趕在它搬家之前,親眼來見證這名聞遐邇的市場。市場除了著名的批發區塊,當然也有零售。外圍還有商店街,被稱為場外市場。我們下了地鐵,先經過的就是這熙來攘往的場外市場。婆婆媽媽手拿提袋,採買當日的最鮮,遊客們則繼續往市場內前進。場內的鮪魚拍賣是東京熱門的觀光盛景,不過我們到得晚,唯有隨意逛逛。市場有許多外國遊客,大家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好奇地東張西望。賣家把整理過的漁獲分門別類擺出來。每樣海產上標明了價錢,童叟無欺。我們看到切大魚的刀,不但刀身很長,刀柄也很長,真是大開眼界。有些攤檔明白望梅不能止渴,讓來客就地大啖新鮮海產,各種調味料一應俱全。
之後我們轉往場外市場,這部分不受搬遷計畫影響,仍然會維持在原地。這裡人潮更甚場內,寸步難行。沿街有不少小店,販售各種海鮮料理及其他小吃。我們到一家壽司店用膳,招牌上寫著「24時間年中無休」,看來這家一年到頭從不打烊。還有個真人大小的老闆模型,在店門口迎賓。店內座無虛席,而且壽司師傅前圍坐的,幾乎都是西方面孔。店內掛著老闆挑選鮪魚的巨幅相片,也讓人一睹鮪魚拍賣的盛況。來回兩程都經過一座很造型特殊的寺廟,是築地本願寺。這間寺廟模仿古代印度佛教建築的風格,相當吸睛。 

4/10/2020

東京自由行(6) -- 國會議事堂 + 明治神宫


                                         到訪時間:July 2018

我們多年前到華府時,曾參觀白宮和國會山莊,當時拜登(Joe Biden)還是參議員,正在國會殿堂中侃侃而談。拜登後來做了兩任副總統,如今又以77高齡出馬競選總統。此次日本行既來到首都東京,自然不能錯國會議事堂。國會議事堂位於千代田區,距我們住的東京新大谷飯店步行即達。議事堂完工於1936年,電影和漫畫常用它來象徵日本。我們安步當車,先行經側門。不巧開放參觀的時間我們另有安排,便只能瀏覽外觀。繞到正面,覺得似曾相識,原來它和墨爾本的戰爭紀念館有些類似。議事堂掛了國旗,但不太顯眼。和英、美等國一樣,日本的國會亦採上下兩院制,正門圍牆的兩側也分別寫著參議院和眾議院。我們回程時行經自民黨總部,好奇駐足了兩秒鐘,門口的警衛非常盡忠職守,馬上前來驅趕,一點都不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