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時間:July 2018
我們多年前到華府時,曾參觀白宮和國會山莊,當時拜登(Joe
Biden)還是參議員,正在國會殿堂中侃侃而談。拜登後來做了兩任副總統,如今又以77高齡出馬競選總統。此次日本行既來到首都東京,自然不能錯國會議事堂。國會議事堂位於千代田區,距我們住的東京新大谷飯店步行即達。議事堂完工於1936年,電影和漫畫常用它來象徵日本。我們安步當車,先行經側門。不巧開放參觀的時間我們另有安排,便只能瀏覽外觀。繞到正面,覺得似曾相識,原來它和墨爾本的戰爭紀念館有些類似。議事堂掛了國旗,但不太顯眼。和英、美等國一樣,日本的國會亦採上下兩院制,正門圍牆的兩側也分別寫著參議院和眾議院。我們回程時行經自民黨總部,好奇駐足了兩秒鐘,門口的警衛非常盡忠職守,馬上前來驅趕,一點都不親民。
▲國會議事堂側面。
▲國會議事堂的一側是眾議院。
午後我們來到明治神宫,顧名思義,此地和明治天皇有關。明治就任天皇後銳意改革,破舊立新,使日本從封閉的島國搖身變為亞洲的先進國家,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神宫便是供奉明治天皇及其皇后的神社,於1920年啟用,迄今剛好一個世紀。明治神宫也是日本參拜人數最多的神社,舉辦特殊慶典時經常有上百萬人湧入。神宫佔地70公頃,是東京市內數一數二的綠地。共有三條參拜道通往神宫,我們走的是南邊的那條。下了地鐵看見神宮橋,轉個彎即到。網上不少資料特別提到,明治神宫的「宫」兩個口中間沒有一撇相連,是「宮」的古字,意指建築物沒有走廊,後來的建築物有了走廊就多了一撇。有趣的是神宮橋明明是通往明治神宫的橋,用的卻是現代的「宮」。橋上有街頭藝人表演,吸引一些人圍觀。
神宫的範圍從第一個大鳥居開始,鳥居上方刻有象徵皇室的菊花紋章。寬闊的南參道兩旁種滿了綠樹,當年修建神宫時,日本政府從全國和殖民地運來十幾萬株樹栽種其中,所以神宫如今綠蔭處處。很快來到酒桶牆,日本各地的清酒釀造商每年供奉清酒,以感謝明治天皇的貢獻,同時也祈求天皇保佑清酒業昌盛。酒桶的花色繽紛,令人目不暇給。清酒的另一邊是洋酒,明治時期開始接受西方文化,著洋服、品洋食、飲洋酒。為了取悅天皇,除了清酒還特別加了洋酒來祭祀。這批葡萄美酒是由法國的酒廠提供,以示日法情誼。
繼續前行是第二個鳥居。1920年的原始鳥居用的是阿里山千年神木,後因雷擊而損壞。如今這個鳥居的原木同樣來自台灣,是丹大山1500年的扁柏。據說這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高12公尺。不過日本很多鳥居都自稱是全國最大川越冰川神社的還高15公尺呢,不曉得所謂最大是依據什麼標準。鳥居附近有告示牌列出五條御誓文,當年明治天皇親率百官宣誓,誓文包括聆聽民意、百姓得遂心志、破除陋習、吸納世界新知以振國力等。明治在150年前能夠有這樣的體認,無怪乎成為一代明君。
▲神宮橋的「宮」寫法不同於明治神宫。
▲神宮橋上賣藝人的配備齊全。
▲第一個鳥居。
▲日本各地的清酒築起酒桶牆。
▲來自法國的西洋美酒。
▲第二個鳥居。
▲鳥居的原木來自台灣。
▲明治維新五條御誓文。
再往前就到了第三個鳥居,通常神社只有一個大鳥居,在這裡卻要穿過三個才能到達拜殿,可見其規模。拜殿前的廣場很大,果然符合皇室身分。殿前有兩棵樹種在一起,中間以繩子相繫。它們於神宫竣工那年栽種,被稱為夫婦楠,象徵明治和他的皇后,據說不少人來此祈求愛情順利、婚姻美滿。走了一圈,發現日本人供奉的物品真是什麼都有。有奉水的,數量之多連相機的角度都不夠寬。還有各行業供奉自己的產品,像是乾麵協會的乾麵,和農林業的蔬菜水果,另外還有海產,林林總總,應有盡有。
▲第三個鳥居不再是原木的色澤。
▲一身白衣的神職人員。
▲拜殿左側是夫婦楠。
▲數不清的瓶裝水。
▲乾麵和海產。
▲來自各國遊客的繪馬。
▲繪馬解說有韓文卻無中文。
▲拜殿前人潮漸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