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024

瀚寓夏天

 

台北市汀州路62

Tel: +886 (2) 7745-7747

www.hannssummer.com                                                                入住時間:March 2024  

              

瀚寓夏天位於捷運公館站附近,是2023年年底才開幕的新旅店。看到網路的評分極高,價格也合理,便決定試試。我們從捷運公館站出來,走了一段路才抵達,而且有些路較窄,頗有人車爭道之感。遠遠望見旅館,新穎的建築正面寫著它的英文名稱Hanns Summer Hotel,卻不見中文,原來中文在側面。

我們住在八樓,電梯有兩部,毋需多等。一出電梯便是飲水機,這間旅店提倡環保,不提供瓶裝水,而在每樓層設置飲水機。好在我事先作了功課,帶了個大水瓶。我們房間為雙床房型,木質地板沒地毯,正合我意。房間不大,兩床中間放了個布面小凳充當床頭櫃。在有限的空間裡看到設計師的創意,牆上的活動掛鈎和角落的層架都可供置物。房內沒有電話,要和櫃台聯絡需用Line,而且櫃台10pm即關閉,不太方便。但是USB插孔超多,共有十來個,堪稱史上最多。浴室有另一巧思,鏡面上的小藍光可為夜間提供照明。洗髮沐浴品牌是阿原,對某些住客來說為加分的品項。我們住宿期間未聽到任何噪音,所以隔音應該不錯。 

6/10/2024

寶藏巖聚落

 

                              到訪時間:March 2024

                                                                                                            

寶藏巖聚落位於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距捷運公館站步行需十多分鐘。聚落面積不及四公頃,但高峰時期卻有兩百多戶、四百餘人居住。這裡在清代即有寶藏巖廟宇,日據時代設置的軍事設施,二戰後仍被沿用。1960年代在軍方默許之下,榮民和眷屬於附近興建違建住宅。由於住宅並非由政府規畫出資,所以不叫眷村而稱聚落。榮民就地取材依山而建的房舍十分簡陋狹小,即使日後整修規模亦有限,因此聚落仍大致保存最初的樣貌。80年代,台北市政府因都市發展,計畫拆除寶藏巖社區,但遭居民陳情抗議。經過多方長年的斡旋,違建成為值得保存的歷史聚落,再加入文藝元素變身為國際藝術村。而聚落獨特的歷史風格也備受青睞,紐約時報在2006年曾將此處和當時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並列為台北最有特色的景點。

我們於午後出發,先找到位於聚落的秋紅肚房享用午餐,好在到得早,還有位子。我們點了腱肚溏心拌麵和牛筋,麻辣入味又恰到好處,麵裡還有一些蔬菜。探索之旅便從餐廳附近開始,因日軍曾在此設立高砲部隊,所以聚落內仍有機槍堡、防空洞等軍事設施。由於聚落轉型為藝術村,在蜿蜒的巷弄內常可見到到彩繪牆或裝置藝術。防空洞入口對面的牆便是其中一例,牆上十來張臉面貌和髮型幾乎一樣,差別在於膚色而已,不知畫家想表達什麼。黃色的幸運餅乾十分吸睛,但它們並非單純的擺設,也可作椅子。藝術家想像戀人面對面坐著,輕言細語、促膝談心,所以作品的英文名稱為Fortune CooKiss,令人莞爾。幸運餅乾旁邊有個年代久遠的便池,很容易被忽略。便池很小,我家老爺還特意用雙腳比對大小。

5/24/2024

台灣東北角海岸(2)

 

                           到訪時間:Summer 2023

                                                                                                            

繼台灣好行黃金福隆線之後,我們再搭乘皇冠北海岸線,探尋東北角海岸更多景點,首先往台灣本島最北點富貴角。台灣本島最東點三貂角的名稱來自西班牙文;而富貴角的名字則來自荷蘭文Hoek(意即岬角),初譯富基,後轉為發音近似的富貴。若非走訪東北海岸景點並加以探尋,還真不知道這些台灣之最的地名,竟源自歐洲語言。

我們抵達富貴角公園時日正當中,艷陽高照。一下車便看到公園的標示牌,上面還有迷你版的富貴角燈塔,令人期待。公園的步道修築得很好,平坦易行。走一段路後,燈塔便映入眼簾。富貴角燈塔於日據時代建造,1897年啟用,當時所有的建材均來自日本,後經數度改建。身為台灣最北端的燈塔,它的外觀也獨樹一幟。黑白相間八角形的塔身,和常見的純白燈塔有極大差異。原來這種外型乃為了安全考量,因為此地多霧,黑白條紋有助於船隻辨認方向。此外燈塔還加設了霧笛,在濃霧時可以警示來往船隻,是台灣本島唯一設有霧笛的燈塔。

4/05/2024

台灣東北角海岸(1)

 

                           到訪時間:Summer 2023

                                                                                                            

台灣好行黃金福隆線沿東北海岸而行,途經不少新北的知名景點,我們便據此規劃了一日遊。第一個目的地是台灣本島最東點三貂角,因為它是台灣之最,吸引許多遊客前往。三貂角這名稱有個有趣的典故,17世紀初,來自菲律賓的西班牙船艦抵達臺灣東北角海域,以耶穌門徒雅各(尊稱聖雅各)為原住民村落命名,西班牙文是Santiago(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即同一字)。後來此名被台語化成為三貂角。三貂角燈塔於1935年啟用,守護附近海域將近百年,擁有「台灣之眼」的美譽。它是全台最東的燈塔,白色的外形襯著藍天綠地,十分美麗。燈塔開放入內參觀,還有拍照裝置,遊人只需留下電郵便會收到在此拍的相片。這天萬里無雲,從此處遠望宜蘭龜山島,彷彿近在咫尺。順著路標往極東觀景台,便可俯視位於海中的最東點。

3/09/2024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 + 大稻埕

 

                           到訪時間:Summer 2023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位於捷運東門站附近,2022年才開幕的台北新景點。這裡在日據時代曾經是台北刑務所官舍,亦即台北監獄管理人員的宿舍。戰後成為司法機構的眷舍,後經規畫改建賦予老屋新生命。

園區的範圍並不大,除了上了年歲的榕樹、樸實的日式建築,還有厚重的磚牆。漫步園區,文青風情的小店前,有遊客穿著日本和服拍照。但其實這裡承載著沉重的過往。日本統治時期,官舍旁的台北刑務所是用來囚禁並處決反抗人士的地方。曾參加黃花崗之役的革命志士羅福星,在日據時來台發起抗日活動,試圖推翻殖民統治,不幸被捕。以他為首的20多位反抗人士,便在此被處以絞刑,羅福星終年僅28歲。此外,多位台灣知識分子如蔣渭水、林幼春等人,亦曾被日方以違反治安的理由拘禁於此。昔日台北刑務所的磚牆現今仍留存了一部分,但介紹園區的文章多標榜台版的日式風情和美食,卻鮮少著墨於歷史,實在可惜。

2/16/2024

陽明山


                           到訪時間:Summer 2023

 

小時候很少有機會全家出遊,而陽明山便是其中一次踏青的目的地。翻看在陽明山拍攝的兒時相片,稚嫩的我對著鏡頭不知所措,留下既呆且萌的身影。去年暑假重遊舊地,距之前到訪竟已數十寒暑。陽明山的景點頗多,但受限於台灣好行公車的班次,我們跑了三趟才大致走了一遍。

陽明山地處台北和新北的郊區,於1985年設立為國家公園,是台灣九座國家公園之中,唯一位於北部的。這附近的山區原名草山,後改名為陽明山,以紀念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我們在陽明公園下車,找到了兒時到訪過的花鐘。花鐘的鐘面以翠綠色為底,佐以其他顏色的花卉植物,是陽明山的著名地標。在夏日的艷陽下,居然有人在花鐘旁賣運動器材,可惜遊客寥寥無幾,生意清淡。

在前往竹子湖的車上,碰上一位熱心的小姐替我們指路,我們便隨她去了附近的花田。只見各色花朵爭奇鬥艷,美不勝收。我們在棚架下享受清涼的飲料,也意外發現原來這位小姐也是基督徒。雖是素昧平生,但彼此分享了很多想法,相談甚歡。隨後我們逕赴蔣公的總統官邸草山行館,不巧碰上休館,只能從外面觀看。 

1/21/2024

大安森林公園 + 台北植物園

 

                            到訪時間:Summer 2023

 

印象中小時候未聽過大安森林公園,一查之下才得知,原來這塊佔地近26公頃的森林綠地,以前是眷村和台北國際學舍,經過多年的規畫、拆遷和整建,1994年大安森林公園才對外開放,被稱為「台北市的肺」。近年回台北多半都下榻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飯店,但是每次總忙著探親訪友,近在咫尺的公園,卻一直抽不出時間一訪。總算今年暑假得償夙願,一探究竟。

我們早餐後步行前往,園中有茂密的樹,數不清的鳥兒棲息樹上。池塘邊有水鳥鵠候,伺機攫取盤中飱。園中除了飛禽,也有松鼠和烏龜。恰巧一群幼稚園的娃娃在老師帶領下來公園,每人都脫了鞋子,坐在老師鋪好的大墊子上。小娃娃看到趴在樹上的松鼠,兒語不斷,甚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