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時間:June 2023
我對埔里的第一印象來自大學時的美女同學,聽說她是埔里人,那時才知道埔里因為水質優良出了不少美女。事隔多年才首度造訪埔里,第一站便是埔里酒廠。埔里的水質和氣候極適合釀酒,百餘年前即已開始製酒。日據時代這裡以日本的清酒為生產大宗,由於產品深受好評,彼時的台灣總督府更指定用萬壽酒獻給日本天皇。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埔里才開始釀製紹興酒。紹興酒甫一推出,這來自蔣公家鄉的風味便廣受喜愛,更促成後來介壽酒的誕生。每年10月蔣公壽辰之前,會有大批特勤人員進駐酒廠,為介壽酒的製造過程把關,此酒一直到蔣公逝世才停產。
我們從下榻的旅店散步前往酒廠,發現當地人指路時,只要走超過 15分鐘都會加一句「很遠喔!」,可能他們都習慣以機車代步。走著走著,發現人行道旁出現排列整齊的酒甕,便知道快到了。可惜酒廠二樓展廳當時已關門,唯有在一樓參觀。展館內陳列了不少圖表和相片,說明釀酒的過程。原來從米麥的選擇到水質的控管,得要經過層層的工序才能製出好酒。我們在園區逛了一圈,看到幾個超大的酒瓶酒罎,還有間小屋供奉酒神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