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14

Day 2: 伯利恆主誕堂(The Church of the Nativity in Bethlehem)


走完了苦路後,我們朝位於伯利恆的主誕堂出發。離開耶路撒冷時,我們行經其中一個城門約帕門(Jaffa Gate),導遊特別用這道城門來解釋馬太福音19:24的「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她說,在古時候太陽下山後,城門就會關起來,留下一道小門供人進出,即所謂的針眼門。針眼門不算非常窄,但是門檻很高不易跨越,尤其是如果還有駱駝背負著貴重財物,根本就進不去,所以財主若不捨棄財物,是進不了城門的。當然這是諸多解釋中的一種,亦有人持反對意見。
耶路撒冷的城門之一約帕門(Jaffa Gate),白天大門是敞開的。

入夜後供出入的小門,據說駱駝進不了的針眼門就是這樣。


伯利恆的主誕堂之所以值得一訪,是因它是主耶穌的降生地。伯利恆地處耶路撒冷的南方,城市的名字意思是糧倉。伯利恆現今歸巴勒斯坦管轄,人口僅有2萬多,是個小城市。聖經彌迦書5:2記載,伯利恆與其他城市相比是個小城,但主耶穌卻從它而出。不但如此,它也是大衛王的出生地,故而在猶太和全人類的歷史上舉足輕重。

為紀念主耶穌的降生,在公元四世紀時君士坦丁大帝和他的母親便下令在主的降生地建立教堂。主誕堂前有個佔地廣闊的廣場,稱為馬槽廣場,在平安夜時經常聚集大批民眾來慶祝聖誕。教堂建築宏偉,奇特的是門小得不成比例,人非得低頭彎腰才可進入,因而被稱為謙卑之門(Door of Humility)。據說在鄂圖曼土耳其時代,基督徒為阻止回教徒騎馬進入造成破壞,故而把門改小。其實早在公元七世紀時,波斯帝國入侵,許多基督教建築都被破壞,主誕堂當時也險遭毒手。但入侵者看到壁畫,畫中的東方博士穿著波斯衣裳、帶著禮物來拜見耶穌,因而完整保留了主誕堂。可惜我們並未見到這幅改變歷史的壁畫,不知它是否留存至今?


主誕堂前的馬槽廣場極大,這裡在平安夜都湧入大量人潮。


教堂入口奇矮,不彎腰低頭進不去,故稱謙卑之門(Door of Humility)


主誕堂除了主結構外,還延伸出很多相連的部分,有的屬於希臘正教,有的屬於天主教。一進門看到的是希臘正教的部分,其中有些地板被刻意揭起,露出裡面的玄機。原來底下是從第四世紀君士坦丁時期保留至今的馬賽克!沿著樓梯到地下層,便是主耶穌降生的馬槽所在。此處有個銀色的十四角星,標示出主耶穌降生的確切位置,此外還有個小小的馬槽。



主誕堂的祭壇


主誕堂的地板下大有玄機,是第四世紀君士坦丁時期的馬賽克


著名的十四角星標示出主耶穌的誕生處


馬槽


與主誕堂主結構毗鄰的是天主教的Church of St. Catherine,它的地下層是四世紀教父耶柔米晚年隱居翻譯聖經的地方。博學的耶柔米在此過著苦行的生活,以一絲不苟的態度將聖經由希臘文譯為拉丁文,亦即著名的武加大譯本,著實令人敬佩!



與主誕堂毗連的天主教堂Church of St. Catherine


耶柔米翻譯聖經的地方


馬賽克的壁畫紀念耶柔米和他的三位助手


▲Church of St. Catherine的中庭有耶柔米的雕像


在聖地旅遊經常看到一種特別的標誌,在別的地方沒有見過,它是一個大十字上下左右各有一個小十字。原來它還有名字,叫做耶路撒冷十字(Jerusalem cross),而且象徵的意義也有好幾種解釋。其中一種是大十字代表主耶穌基督,四個小十字代表四福音的四位作者。另一種是說五個十字分別代表主的手腳和肋旁的傷。我們行經一家叫做Holy Family Hotel的旅店,這名稱挺別緻且有意義。兩千年前主耶穌就是因為客店沒有地方,才會生在馬槽裡。臨去前,對這個蕞薾小城投下最後的一瞥。它何其有幸,成為主耶穌誕生之地!


這種耶路撒冷十字(Jerusalem cross)在聖地隨處可見


伯利恆街頭


這家旅店的名字別具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