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2014

Day 5: 昆蘭(Qumran)


昆蘭位於死海的西北角,本是藉藉無名的沙漠地,但自從1947年在這裡的山洞中發現了最古老的舊約聖經手抄本後,昆蘭便成為名聞遐邇的地名了。這些手抄本的發現其實頗為奇特,一位牧羊少年的羊跑進了山洞,少年丟擲石頭進山洞要趕羊出來,不料卻打破山洞裡的瓦罐,瓦罐中便藏有手抄本。之後考古學家陸續在附近的山洞中找到類似的瓦罐,四萬份書卷和書卷殘篇因而得見天日。由於昆蘭的地理位置靠近死海,這批約兩千多前抄寫的書卷,便被稱為死海古卷。

在往昆蘭的途中,我們經過許多乾旱無水之地,其中看到貝都因人的暫時住所。貝都因人是在沙漠曠野中逐水草而居的阿拉伯人,他們喜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只要有帳篷便可四處為家。駱駝是貝都因人很重要的交通工具、貨幣單位和營養來源,所以貝都因人自稱為駝民。

今日貝都因人的暫時住所。


海平面位於手指之處。


可憐的駱駝總是前腳下跪預備讓人騎,牠們是主人的生財工具


猜猜這是什麼?可不是巧克力喲!這是駱駝的糞便!


遊覽車開著開著,我們看到了一片綠油油的景致,這些很像椰子樹的植物是椰棗樹。我們在聖地旅遊也有機會吃到椰棗樹的果實,這些棗子甜滋滋的十分好吃,讓人欲罷不能。聖經說以色列是流奶與蜜之地,我們的導遊認為所謂的蜜就是椰棗。


流奶與蜜的蜜來自這些椰棗


在昆蘭找到的死海古卷是誰抄的呢?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是愛色尼人。愛色尼派是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一世紀活躍的猶太教教派,他們主張敬虔度日、安貧樂道、清靜苦修。他們因為對當時宗教領袖的貪腐弄權不滿,而隱居於昆蘭,研習古卷、抄寫聖經。至今昆蘭仍留有他們社群生活的遺跡。


愛色尼人在昆蘭集體生活,抄寫聖經是一大要事


在遠離塵囂的環境中可以安心抄寫聖經


從昆蘭留存的遺跡,可以想見愛色尼人當時的生活情形。我們看到了潔淨池,是他們要抄寫聖經之前,必要自潔的地方,以示對神的話語之敬畏和慎重。另還有蓄水池,提供他們日常生活之用水。潔淨池和蓄水池之不同在於前者造有楷梯,讓人可以進入。考古學家還在昆蘭找到10萬個椰棗的棗核和製作棗蜜的設備,這也是挺有趣的發現。


抄寫聖經前要在潔淨池自潔,有樓梯讓人可以下去


蓄水池和潔淨池的分別在於它沒有樓梯


到昆蘭必然要找到這個著名的山洞,就是在這裡開始了考古學的重大發現。經過嚴密的鑑定後,這批手抄本為舊約聖經的真實和準確提供了有力的佐證。珍貴的死海古卷現存放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


最早發現死海古卷的洞穴。.


洞穴特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