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021

馬可樓(Upper Room) + 以馬忤斯(Emmaus)

 

                                                                 到訪時間:Nov. 2019

                                        

達文西的壁畫最後的晚餐舉世聞名,描繪耶穌與12位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的情景。晚餐後不久祂便被羅馬兵丁逮捕,之後便被釘死在十字架。最後的晚餐是耶穌生平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四卷福音書均有記載(馬太福音26:17-30;馬可福音14:12-26;路加福音22:7-23;約翰福音13:21-30)

馬可樓(又名最後晚餐樓Room of the Last Supper)位於耶路撒冷錫安山上的舊城牆外,一般認為是最後晚餐的地點。馬可樓在12世紀由十字軍重建為兩層樓的小教堂,16世紀土耳其人把馬可樓變成回教清真寺,且在二樓增建了祈禱的壁龕。馬可樓如今僅餘空蕩的廳堂,廳內有個很有意義的擺設,用橄欖葉、麥子和葡萄砌成。這些材料全是以色列的農作物,也都常出現在耶穌的比喻中。房柱上方的石雕是鵜鶘,據說牠們在饑荒時會自撕己肉餵食幼鳥,象徵耶穌為世人捨命。

古舊的城牆有槍砲的痕跡。


此門通往馬可樓。


馬可樓大廳。


大廳的橄欖樹擺設有象徵意義。


柱上的鵜鶘象徵耶穌為世人捨命。


鄂圖曼時代的回教徒禱告之處。

 

馬可樓的下方就是大衛王的墓,不過其真實性存疑。它就像先前參觀過的以色列先祖的墓,有地方讓敬虔的猶太人在旁讀經、禱告、默想。墓旁的房間亦陳列了猶太典籍,像個小圖書館。緊鄰馬可樓和大衛墓的是聖母升天修道院(Abbey of the Dormition),是一所紀念馬利亞的天主教修道院。

我們離開這幾個景點後,在路上看到一道木門,裡面有些鐵罐和小蠟燭。導遊說那是安息日讓人取火之處,因為有些猶太人嚴格遵守安息日不作工的規定,所以避免生火或開啟電器。這些火種供有需要的人使用,這真是奇特有趣的邏輯啊!

大衛王的墓由此進。


有人在旁安靜讀經。


猶太典籍任君取閱。


聖母升天修道院。


猜猜這是什麼?


耶穌復活之後,曾與兩位門徒同行前往以馬忤斯,並為他們解惑 (路加福音24:13)。由於聖經對於以馬忤斯記載有限,以致它的位置未能確定。我們的導遊張牧師認為最可能的地點,是在尼可波立(Nicopolis)。原因之一是在約旦馬達巴(Madaba)的拜占庭時期教堂中,找到第六世紀的馬賽克地圖,圖中顯示尼可波立具有城牆、高塔和三座教堂,並標出尼可波立的希臘文名稱。我們一到以馬忤斯遺跡,便看到了這地圖的相片。

牆上當眼的位置掛著的畫像,記念耶穌和兩位門徒的相遇。這裡設有一個讓人敬拜的地方,簡單卻不失莊重。此地的考古挖掘始自 1875年,出土了兩座教堂的遺跡。教堂地板的馬賽克雖已破損,但仍可看出昔日樣貌。除此之外,教堂便僅餘傾圮的石柱、破落的基座了。一塊拜占庭時期的石板上,以希臘文刻著「奉父、子、聖靈的名。美麗的基督徒城市」,不過我們看到的當然是複本。

我們繼續前往約帕這是個風光明媚的海岸城市。我們重遊舊地,也再次造訪了造型奇特的樹蛋。最後我們從台拉維夫離境,途經以色列前總理拉賓遇刺之地。小時候常在新聞中聽到拉賓,他於1994年剛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翌年就被暗殺身亡,事發地因而改名為拉賓廣場。

第三度聖地行的遊記共寫了15篇,加上前兩次的聖地遊蹤記錄,共有67篇。以色列和周邊的地區令人難忘,雖然日子有時不平靜,但在勵精圖治下仍可安居樂業。我們很難得幾次都有識途老馬規畫行程並帶隊,行程緊湊累人,但收穫滿滿!

以馬忤斯遺跡。


古老的馬賽克地圖顯示此地乃以馬忤斯。


耶穌復活後與兩位門徒共進晚餐。


敬拜的地方簡單而不失莊重。


拜占庭時期的教堂遺跡。


教堂裡的馬賽克。


石塊刻有希臘文「奉父、子、聖靈的名」。


再訪約帕離地的樹。


以色列前總理拉賓被暗殺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