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時間:Jan. 1994
離開西陵峽後,遊輪繼續溯江而上,來到巫峽的範圍。但我們之前在宜昌上船時,導遊帶錯碼頭,後來才全團急忙奔向登船的地點。上船後同船的日本遊客對我們怒目而視,我們還不明所以,經私下了解才知道,這一耽擱使得欣賞巫峽的時間大為縮短。巫峽向以三峽之中最為秀麗著稱,難怪日本遊客會不高興。
巫峽橫跨湖北和四川,全長約45公里。它的長度只有西陵峽的三分之二,但卻是三峽中最連貫完整的一個峽,因此也被稱之為大峽。峽谷兩岸群山如屏,船行江上彷彿大山當道毫無去路。但靠近後又每每峰迴江轉,柳暗花明。這一帶是中國著名的暴雨區,雨量大、溼氣重。氣候加上河川的侵蝕,造就了姿態各異、氣象萬千的巫山十二峰。有趣的是,十二峰平均分布在江的兩岸,其中最著名的是神女峰,因為有人形的山岩聳立在峰頂而得名。
我們於黃昏時分抵達巫峽,霧氣如影隨形,卻也有所變化。它時而濃厚,時而略為消散,好似正繪製一幅潑墨畫作,以不同的黑白灰組合,將山水展現在我們眼前。雖然此時夜色悄然而至,卻也體會到何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抵達巫峽時已是黃昏。
▲雲霧氤氳的巫峽。
▲彷彿高山當道。
▲除卻巫山不是雲。
我們在船上夜宿一晚後,翌日進入小三峽。長江三峽名聞遐邇,但其中還有小三峽和小小三峽。小三峽位於長江支流大寧河上,故又稱大寧河小三峽,包含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而小小三峽則位於大寧河的支流馬渡河上。與三峽相比,小三峽的河面較狹窄亦更險峻,故而有人盛讚小三峽的景致更甚於三峽。由於遊輪體積龐大,我們必須換乘小船。巫山龍門橋位於小三峽的入口處,也代表著另一段航程的起始。由於河道較窄,小三峽的兩岸景色近在咫尺,不再像三峽只能遙遙相望。小船行在河上,載浮載沉,但當水淺船重時,我們就必須下船了。
▲巫山龍門橋。
▲導遊說以前這裡有懸棺。
▲船夫賣力撐篙。
▲山色如黛。
▲時見淺灘。
下船地方的山壁,像是被利斧劈出同方向的斜紋,十分整齊。我們漫步走過佈滿大小石頭的淺灘,同行的日本遊客有人隨地便溺,讓我大感驚訝!我們前往重新上船的地點時,藉機一瞥附近村落的民居。只見村民悠閒地曬著太陽,農作物鋪滿門前的空地,我們一夥人走過,村民卻連頭都不抬。登上高處俯瞰小三峽,除了看到對面山腰翠綠的農田,碼頭邊小如螻蟻的遊客亦入眼簾。
重新登上小船後很快就到巴霧峽,這一段河水甚為清澈,連為巴霧峽標誌上色的工人,都在河中映出倒影。繼續向前便是滴翠峽,是小三峽之中最長且風景最秀麗的峽。我們注意到岩壁有方型的小孔洞,導遊說以前在孔洞裡塞上木樁,人便可在木樁上行走,就是古時的棧道。我們並未繼續前往小小三峽,船隻在此掉頭回航,再回到巫山龍門橋,便是小三峽之旅的終點。
▲山壁的侵蝕脈絡清晰。
▲漫步淺灘。
▲船夫奮力撐船。
▲小三峽的民居。
▲俯瞰小三峽。
▲淺灘合影。
▲巴霧峽河水清澈。
▲山窮水盡疑無路。
▲浣衣女。
▲猜猜山壁上的孔洞是什麼?
▲回到巫山龍門橋。
▲山脈層層堆疊,綿延不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