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2015

南達科他州皮耶(Pierre, South Dakota)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我們離開了地廣人稀的內布拉斯加州,下一個目標是更加地廣人稀的南達科他州。在南達科他州的高速公路上行駛,一路都看見休息站裡有造型奇特的巨大擺設。我們在Chamberlain附近的休息站稍停,總算可近距離看清楚。這由水泥柱搭成的支架,讓人想到印第安人的帳篷。南達科他州約9%的居民是印第安原住民,就連州名都來自部落的名稱。在這個休息站可看到一座橫跨密蘇里河的橋,以美國從前的探險先鋒路易斯和克拉克命名,叫做路易斯和克拉克紀念大橋(Lewis & Clark Memorial Bridge)

休息站有幾個彪形大漢搭了個棚子擺設攤位,他們橫幅上的聖經經文──「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馬書10:13) ──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原來他們來自基督徒騎士協會(Christian Motorcyclists Association),在此提供零食、飲料和福音單張,另外還有代禱簿供人寫下代禱事項。這些男士都是重型機車的騎士,個個高大壯碩。單看他們的塊頭,真的挺嚇人,但與他們交談,卻覺十分親切謙和。其中一位特別叮嚀我們照相務必要照他的重機,我們起初還不明所以,但仔細一瞧,哇!他機車上有一張熊皮!我們本來站在他的機車旁擺擺姿勢而已,這位騎士很熱心,乾脆自己把熊皮穿戴起來,和我拍了一張。後來更意猶未盡,索性把熊皮放在我身上!結果在休息站的小朋友們看了很羨慕,紛紛要求享受這特殊的待遇,構成一幅有趣的畫面!

12/20/2015

內布拉斯加州林肯(Lincoln, Nebraska)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內布拉斯加州位於美國中西部,地廣人稀。州內最大城市是奧馬哈(Omaha),首府則是第2大城林肯市。林肯市原本有別的名字,但為了紀念被刺殺的林肯總統而改名。我們在內布拉斯加州的時候都搞不清楚當地時間,因為該州擁有兩個時區,東半部和西半部相差1小時。內布拉斯加州是一個平原州,沒有太多的高山縱谷,但一望無際的平原利於放牧和耕種,所以該州是美國主要的牛肉、豬肉及其他農作物的產地。無怪乎有家知名的牛排商以奧馬哈為名!

我們到達州府已近傍晚,州府附近空無一人。州府正門馬路對面有一片廣場,地上刻有州徽。州徽旁寫著州府噴泉(Capitol Fountain),原來州徽外圈的圓圈平時是出水口,這噴泉也是州府的招牌景致。全美只有11座州府不採用圓頂設計,乍看之下會覺得內布拉斯加州府好像不是圓頂,但其實高聳的樓頂端有個小圓頂,所以還是被歸類於圓頂設計的一群。大樓加上圓頂高達400呎,是全美第2高的州府,僅次於路易斯安那州。

12/12/2015

愛荷華州狄蒙(Des Moines, Iowa)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愛荷華州是位於美國中西部的農業州,以盛產玉米著稱。首府設在第一大城狄蒙。其實愛荷華和狄蒙這兩個中文翻譯和英文發音有點距離,以發音來說,愛荷華應譯為愛歐華,而狄蒙應譯為德莫伊。但翻譯很多時候是約定俗成的,捨棄慣用的詞語另用新詞往往讓人困惑,所以只好沿用舊詞。

美國總統大選每4年舉行一次,每當此時愛荷華州總是全美甚至是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因為在兩大政黨正式確定參選人之前,是百家爭鳴的局面。有意競逐總統大位的人,必須先經過同黨有志之士之間的廝殺,才能代表該黨參選。而最早舉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Caucus)的,就是愛荷華州,所以也造就了愛荷華州在總統選舉裡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到達愛荷華州府後,對於它佔地之廣和建築造型之特別頗為驚訝。很多州府都仿傚華府的國會山莊,但都是一個圓頂,而愛荷華則是一個金色大圓頂居中,四個綠色較小的圓頂分立四角。州府四周還有為數不少的雕像和紀念碑,以農業州來說,這樣的氣派的確超乎想像。

12/10/2015

堪薩斯州托皮卡(Topeka, Kansas)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一提到堪薩斯州讓人就不由得到想到電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這由童話改編的經典電影,場景就設在堪薩斯州,而片中的歌曲 Over the Rainbow (彩虹之上)更是膾炙人口,相信很多人都能哼上幾句。堪薩斯州地處美國中部,若單看美國相連的48個州(即不計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堪薩斯州位居正中央。事實上北美洲的中心點就位在堪薩斯州之內,所以北美洲的地圖都是以這裡為中心基準。

堪薩斯州的最大城市是威奇塔(Wichita),首府則是托皮卡(Topeka)。我們到了托皮卡後,在車上大老遠就見到州府聳立在高處,黑白對比的色調特別引人注目。州府和全美大多數的州府一樣,仿傚國會山莊圓頂的設計。我們走訪了30餘座州府,這還是第一次見到黑色的圓頂,所以可算是堪薩斯的特色。州府建築頗為中規中矩,正門前綠草如茵。繞到背面看到佔地更廣闊,同時還有色彩鮮艷的花朵和長椅,有點像公園。此時碰巧有新人在拍攝婚紗照,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們把新人和攝影師一起攝入鏡頭。

12/05/2015

奧克拉荷馬州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 Oklahoma) -- 國家紀念園區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奧克拉荷馬市在1995419日遭到本土恐怖分子的炸彈攻擊,當時的新聞報導也許有些人至今仍記憶猶新。歹徒將位於奧克拉荷馬市中心的一棟聯邦政府大樓炸毀,炸彈的威力強大,殃及附近300多幢建築,造成168人罹難,680餘人受傷。由於聯邦政府大樓裡有托兒中心,所以死者中有19名兒童,最年幼的僅3個月大。在2001年的911事件發生之前,這是美國境內死傷最為慘重的恐怖分子襲擊。

事隔20年,爆炸案的原址如今是個國家紀念園區,紀念受這次恐怖攻擊影響的所有人。我們到達市中心就看到一座巨大的灰色ㄇ字型建築矗立街邊,進了園區範圍才發現,其實有兩座ㄇ字型銅製建築隔著倒影池遙遙相望。兩座建築的內側分別刻著9:01 9:03,代表早上9:02爆炸前的寧靜,以及災後重建的開始。兩座建築的外側則都刻著同樣的一段話:「我們到此紀念那些罹難、倖存和生命永遠被改變的人。願大家離開時都深明暴力所產生的影響。也願此紀念園區給予人們安慰、力量、平安、盼望和寧靜。」

11/27/2015

11/21/2015

阿肯色州小岩城(Little Rock, Arkansas) -- 食宿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我們在參觀阿肯色州府的前一天即已抵達小岩城,下榻在隸屬萬豪(Marriott)集團的TownePlace Suites兩晚。近年各大飯店集團和訂房網站都用「積分換取免費住宿」來搶客,我們常旅行,也累積了不少的分數小岩城的兩晚就是用積分換來的免費住宿。因為來到小岩城剛好碰上我生日,我先生就特意把此地的行程安排得舒適和悠哉些。就因為他的貼心安排,讓我特別為文紀錄在小岩城的食宿。

我們在傍晚時分來到TownePlace Suites,接待人員訓練有素,彬彬有禮。大廳有些桌子是讓客人享有免費早餐的,但原來他們還提供免費下午茶,有薯片、熱狗、汽水、水果等,目的是讓客人可以彼此認識。大廳旁有個小角落有電腦和沙發,住客可在此安靜閱讀。

11/15/2015

阿肯色州小岩城(Little Rock, Arkansas) -- 州府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阿肯色州是美國南部的一個小州,如果要選一個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阿肯色人,大概就是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了。但其實這個州還出過其他名人,像是為了促進國際交流而設立獎學金的傅爾布萊特(William Fulbright)等。由於柯林頓太常出現在新聞中,他的南方口音讓我難以忘記,就以為阿肯色人說話都像那樣,但其實並不盡然。

阿肯色州的首府是全州第一大城市小岩城,人口不到20萬。我們到達 州府後很容易就找到停車位,這是中小型城市的好處。州府和多數的其他州府一樣,採圓頂設計。有些州府會把圓頂部分以不同建材裝點出不同的顏色,但阿肯色州府除了圓頂最高處略帶金色,其餘都是同樣的石材原色,感覺頗為樸實。然而大門卻金光閃閃,在陽光照射下尤其耀眼,是建築的一大亮點

11/09/2015

密蘇里州傑弗遜市(Jefferson City, Missouri)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在美唸書時認識一位台灣學姊,她嫁給來自密蘇里州的同學,但她偏偏不會唸Missouri一字,每次介紹她老公來自密蘇里州,都說成“My husband is from misery(不幸)”,讓她的美國老公為之氣結。這件趣事讓我印象深刻,所以每回有人提及密蘇里,都讓我想起這位學姊。

密蘇里州位於美國中西部,首府是傑弗遜市,顧名思義該市是為紀念開國元勛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而得名。傑弗遜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後來並擔任美國第3任總統。州府建築和多數的州府一樣,仿傚華府的國會山莊採圓頂設計。但整體的設計風格除了讓人想到華府的國會外,還很有希臘羅馬神殿的味道。州府的正面有些像羅馬神廟,氣派寬廣的階梯逐漸往上收窄,階梯的間距頗大,爬上爬下覺得很陡。階梯前的草地兩側各有一個羅馬式的噴水池,潺潺的水由頂部4個方向緩緩流出。

11/02/2015

伊利諾州春田市(Springfield, Illinois) -- 林肯之墓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若問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是誰,林肯和華盛頓往往分別名列一二。華盛頓是美國國父,而林肯則歷經南北戰爭,維持國家的統一、解放了黑奴。然而林肯卻未能安享天年,他於1865415日在華府欣賞舞台劇時遭人暗殺,得年56歲。這位政治領袖的長眠之所是位於春田市的Oak Ridge墓園,除了林肯,林肯夫人以及他們4個兒子其中的3人也都葬於此地。

林肯的墓佔地廣闊,四周有大片的綠地。走近墓地便看到林肯的頭部雕像,鼻子的部分被人摸得特別閃亮,因為有些人認為摸他的鼻子可帶來好運。墓的正中央是高聳的方尖碑,方尖碑的下方也就是墓室入口的上方,立著林肯的銅像。林肯左手中握有解放黑奴宣言,銅像下的老鷹嘴裡銜著斷開的鐵鍊,象徵人類掙脫奴隸制度。雕像旁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尊塑像代表著南北戰爭時候由林肯指揮的步兵、騎兵、砲兵和海軍等主力部隊。

10/26/2015

伊利諾州春田市(Springfield, Illinois) -- 林肯故居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林肯出生於肯塔基,7歲時搬到印第安納州,21歲遷往伊利諾州。從人格的塑造培養來說,可能肯塔基和印第安納的那些歲月影響較大;但從職業生涯來看,伊利諾州的年日才是為人熟知的,因為伊州是林肯執業作律師並從政發跡的地方。我們來到位於春田市的林肯故居(Lincoln Home National Historic Site),林肯在成家後、就任總統前(1844-61)便居住於此,這也是林肯一生唯一擁有過的房子。房子附近幾條街的區域都被保留起來,維持在林肯當時的狀況。

我們先在遊客中心登記免費導覽,再由導覽員領進屋子,沒有登記的人是不能進入的。房屋保存得很好,外觀根本不像有百年歷史的古屋,反而比較像新造的屋子。原以為這是重新打造的仿古屋,但導覽員說不但屋子是原來那棟,連屋裡的陳設都絕大部分是原本林肯一家使用的。少數已毀損的原物品像壁紙,還特別去請人重繪原壁紙花樣,製作出一模一樣的。

10/20/2015

伊利諾州春田市(Springfield, Illinois) -- 州府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伊利諾是美國中西部的大州,它的人口眾多,農工商業都很發達,常被視為美國具體而微的縮影。很多人以為伊利諾州的首府是第一大城芝加哥,但其實首府是春田市──一個人口不到12萬的中型城市。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在伊利諾開始執業作律師,並在此步入政壇,所以州府建築從裡到外都可看到林肯的雕像。

州府建築和多數的州府一樣,仿傚華府的國會山莊採圓頂設計。銀灰色的圓頂鍍了鋅,為的是防止被風霜雨雪毀損。在傳統圓頂式建築的州府之中,以伊利諾州的州府最高,比國會山莊還要高。春田市甚至還頒布法令,禁止該市的建築物高於州府。在州府前面對著來往車輛的是巨大的林肯雕像,高大的身軀向前俯視,令人肅然起敬。在林肯之後,是他的政敵史蒂芬‧道格拉斯(Stephen Douglas)的銅像。此人曾在國會參議員的選舉中擊敗林肯,但在之後的總統大選中輸給林肯。

10/12/2015

林肯誕生地國家歷史公園(Abraham Lincoln Birthplace NHP)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肯塔基沒有什麼名山大川,在遊覽了州府後,很自然的下一站是林肯誕生地Hodgenville。這個小城離法蘭克福開車約一個半小時,僅有3千餘居民。在這裡有個林肯誕生地國家歷史公園,若不是出了林肯這位名人,大概很少人會來到此地。從法蘭克福開車往國家歷史公園的途中,我們先經過林肯幼年時代的故居,林肯的2-5歲在此度過。但故居正在整修,沒有對外開放,所以只能遠遠照張相片。到了國家歷史公園後,發現這裡有兩個區域。第一區是遊客中心暨小博物館,陳列了林肯的事蹟和用品。

林肯有一姊一弟,但弟弟在嬰孩時期便已夭折,遊客中心裡有林肯出生時一家4口的全家福雕像。中心還有陳列了林肯父母使用的聖經,牆上並寫著林肯對聖經的看法:「關於這本偉大的著作,我只能說,它是神賜給人的最佳禮物。」(In regard to this Great Book, I have but to say, it is the best gift God has given to man.)信仰對林肯的影響很大,他的許多演說中都直接引用聖經或是帶有信仰的含意。

10/06/2015

肯塔基州法蘭克福(Frankfort, Kentucky)


                到訪時間:August 2015


說到肯塔基,很多人第一個就想到著名的炸雞連鎖店。的確KFC是發源自肯塔基州,並在創立後的數十年間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二大連鎖餐廳,僅次於麥當勞。但除了炸雞之外,每年在肯塔基舉行的的賽馬(Kentucky Derby) 也很出名。還有,肯塔基出了一位對美國歷史影響深遠的重要人物──林肯。

肯塔基的首府是法蘭克福,依人口來說,法蘭克福實在是很小的首府,僅有2萬餘居民。我們到訪的這天風和日麗,微風徐徐。我們從遠處慢慢往州府前進,先是看到州府建築前圓形的廣場,大花圃裡種著不同顏色的花朵,煞是好看。走一段階梯之後,才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大片如茵綠地,左右兩旁伴著紅磚路,是在登上階梯前看不到的。再往前上另一段階梯之後,又有一個較小的花圃,同樣有色彩鮮艷的花兒,替冰冷的建築增色不少,也同樣是在階梯下看不見的。我們就這樣一路往前走,一路發現小小小的驚喜。

9/30/2015

西維吉尼亞州查爾斯頓(Charleston, West Virginia)


                    到訪時間:July 2015


我對西維吉尼亞州的最初印象,來自美國已故鄉村歌手約翰‧丹佛(John Denver)膾炙人口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鄉間小路,帶我回家)。這首歌提到西維吉尼亞州猶如天堂,也提到該州的山嶺和河流。西維吉尼亞州並不大,境內多山,道路崎嶇,就連一般筆直的州際公路在此都是彎來彎去的不太好開。西維吉尼亞州原屬於維吉尼亞州,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因贊成北方立場,而與支持南方的維吉尼亞州分裂,另立新州。州政府位於查爾斯頓,該市也是全州第一大城,但這第一大不過也就5萬多人口。

西維吉尼亞州並不是個富有的州,但州府建築卻十分豪華氣派,金色的圓頂在太陽下閃閃發光。我們到達州府時約下午4時半,只見州府員工紛紛從大樓中走出,這下班時間實在有點早,令人好奇到底他們幾點鐘上班。西維吉尼亞州府最特別的是臨河而建,在我們走訪過的美國州府中絕無僅有,並且正門面對著河而非市區。正門的廣場外屹立著林肯雕像,因為西維吉尼亞州成立新州時是林肯任總統,經由他的宣告和簽署,西維吉尼亞州才有了新的身分。

9/16/2015

展覽外的展覽


2005年暑假我和先生在溫哥華旅遊,當時溫哥華美術館(Vancouver Art Gallery) 正在展出法國藝術家羅丹的作品。那天輕風徐來,陽光燦爛,很多人在美術館前的草地上享受午後的時光。

此時有位年輕的金髮女子出現在台階上,全身赤裸。不停擺出不同的姿勢,時而站立,時而踡伏。我們在北美生活過若干年,從未見過有人在大庭廣眾一絲不掛,所以有些驚訝。我們不曉得她此舉的意圖,或許她想用自己的軀體來與羅丹的雕塑相互呼應。而更有趣的是,周圍的人或閱讀、或談天,很少人注目於此女身上想來是尊重他人的表達方式吧!我就用這幾張以長鏡頭拍得的畫面,來述說旅途中的小插曲!

留意到台階上有何動靜嗎?

9/09/2015

北海道自由行(8) -- 元祖拉麵橫丁 + 總結


提到札幌,很多人會想到拉麵,因為札幌拉麵在日本全國都很出名,以麵條粗和味噌口味為特色。札幌有好幾條拉麵街,但最早開始的是位於薄野區的元祖拉麵橫丁。這個地方不太好找,我們在巷弄裡穿來穿去,問了好幾個人才找到。小小的巷子頗不起眼,卻是札幌的名勝。這裡聚集了16家歷史悠久的店家,它們分立巷弄兩邊,每家店面都很小,僅有幾個座位。巷子裡有個告示板,列出每家拉麵的特色,包括口味鹹淡、麵的份量和軟度、配料、肉的肥瘦等等,以便消費者選擇。雖是小小一塊板,卻讓人再次體會到日本人做事的細心和周全。另外一塊板上則列出元祖拉麵橫丁的源起和沿革,原來這裡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穿越巷子到另一頭,才看到橫丁的大招牌,我們從沒招牌的一頭來,難怪找不到。

我們根據告示牌的資料選了兩三家店,再到這幾家實際觀察,結果我先生決定選一家有人光顧且師傅有些年紀的店,理由是多年的經驗手藝必然較好。我問他,萬一師傅上個月才改行來賣麵呢?他說年輕師傅一樣可能上個月才改行。店裡只有師傅一人,用和他一樣有點年紀的器具煮麵,態度專注。在原來的兩位客人加上我們之後,只剩兩個空位,後來又擠進來一位,生意不錯。

8/31/2015

北海道自由行(7) -- 小樽


小樽是一個港口城市,早年經濟主要倚靠港口貨運和金融,現在則是觀光業最為發達。它距離札幌很近,僅約半小時的火車車程便可抵達。從小樽車站出來,發現車站被登錄為「有形文化財」,應該就是文化遺產的意思。眾多遊客都在站前的鐘留影,這鐘是真的敲得響的喔!小樽這裡還保有一段舊的手宮線,舊手宮線是北海道第一條鐵道缐路,很具歷史意義。

小樽車站被登錄為文化遺產

8/26/2015

北海道自由行(6) -- 二條市場 + 啤酒園


這一天首先要前往二條市場,它距離我們住的飯店Renaissance Hotel不遠,我們就步行前往。從飯店出來先經過豐平川,這條河川貫穿札幌,是該市主要的自來水源。說到自來水,我們在北海道住的所有飯店都說自來水可以生飲,但我們出門在外生怕水土不服,僅淺嘗幾口。豐平川也是鮭魚的野外復育場所,據說若挑對時間走到河岸,可看見鮭魚回流的景象。

走了約10分鐘就來到二條市場,二條市場是個歷史悠久的市場,設立於一個多世紀之前。它位於著名的購物區狸小路對面,是個頗為熱鬧的地區。市場看來不大,但卻有著60餘家店舖,販售各式的新鮮的漁獲,像是螃蟹、扇貝和海膽等,也有海產乾貨和罐頭,是購買北海道海產的好地方。我們看到有些螃蟹真是大得驚人,但店家都貼了告示,不許只看不買的遊客拍照,所以我們就只能遠遠拍兩張相片。

8/19/2015

北海道自由行(5) -- 支笏湖 + 洞爺湖


我們想在短期日本行之中,盡量多去一些著名景點,所以就參加了當地的觀光巴士團。這家巴士公司很特別,我們之前到札幌火車站報名時,他們僅留了我們的姓氏便替我們留座,訂金都不用繳。這天一早,我們到了札幌站前巴士總站時才全額付費,很好奇會不會有人訂了位而不出現。這間巴士公司很準時,全車乘客包括日本人都獲發一付耳機和錄放機,沿途景點就全靠這來解說。

第一站是支笏湖,它位於千歲市,是日本最北的不凍湖。這個湖被日本環境廳評為全日本水質最好的湖,以湖水清澈透明見稱。這一天的天氣陰陰的,能見度不是很高。到了湖畔,可以自費搭乘觀光船,到湖面體驗湖水的清澈,而且從船艙下層還可觀賞魚群的動態。其實天色不佳,我們實在不敢確定上船會有什麼收穫,只不過既然來了,船費又還算合理,就姑且一試。結果一到船艙底層果然看到一些魚群從窗外游過。

7/24/2015

北海道自由行(4) -- 北海道大學 + 電視塔


北海道大學就位於我們住的飯店附近,所以這天我們只走了3分鐘就到了大學的正門口。進校園不久就聞到一股樹木的幽香,忍不住多深呼吸了幾下。我們到訪過的大學不少,其中很多都是校園廣闊、綠樹成蔭,但卻沒有哪所大學像北海道大學這麼芳香。北海道大學另一個特點是烏鴉很多,還會此起彼落,互相唱和,像個合唱團似的。走在校園裡呼吸著樹木吐出的芬芳,聽著鳥叫,實在悠閒愜意!

北海道大學是日本著名的大學,歷史悠久,是日本第一所頒授學士學位的大學。它的前身是札幌農學校,第一任校長是來自美國的農業專家克拉克博士(Dr. William Smith Clark) 。克拉克博士對學生影響很大,所以至今校園裡仍有他的銅像,上面並刻有他的名言「少年人啊,要胸懷大志!」(Boys, be ambitious!)從這句話的確感受到他對教育和生命的熱情!此外,他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經常和學生分享福音。

7/21/2015

北海道自由行(3) -- 美瑛 + 富良野


這一天我們一早就抵達日航飯店的大堂,也就是觀光巴士團的集合地點。從7:40一直等到近8點巴士才來,足足遲了快20分鐘。在這當中巴士公司毫無音訊,車到了之後車掌小姐也未向我們致歉,讓我有些驚訝,畢竟一般的印象是日本人很多禮。之前我們怕自己弄錯,還去問了日航飯店的櫃台,他們很熱心替我們打電話給巴士公司,但無人接聽。後來我們到門口張望,櫃台小姐還追到外面來告訴我們打通了,車子很快就到。其實我們並非該飯店的住客,他們還如此幫忙,實在令人感動。

上車後車掌小姐就發給每位外籍遊客一個耳機和錄放機,每到景點附近我們就可聽已錄好的景點說明。日本遊客則沿途聽車掌用麥克風解說,不用戴耳機。首先我們來到美瑛著名的拼布之路,在網上看到五彩繽紛的圖片,一條黃、一條紅、一條紫……,鮮艷奪目,煞是壯觀,就好像用花朵織出了彩色的布疋。但我們來得不是時候,所以拼布之路仍是一片綠。不過旅行本就是如此,反正把握當下的美景盡情享受就是了。我們行經著名的親子之木,兩棵大樹中間立著一棵小樹,好像父母護著孩子一樣。我先生馬上就拍下這幅景象,動作真快!

7/17/2015

北海道自由行(2) – 舊道廳 + 鐘樓


我們從札幌新千歲機場搭乘JR,很快就來到札幌車站。出了車站已近傍晚,晴空萬里卻一點都不熱,是很涼爽舒服的天氣,穿著短袖T恤還覺得有些冷呢!札幌是北海道最大的城市,在全日本人口排名第5,但火車站前沒有想像中的車水馬龍,反而有些像個公園。站在車站前舉目四望,一下就看到了我們今晚的住宿處Best Western。果然如網上的資料所說的,距車站很近。

7/11/2015

北海道自由行(1) -- 行程安排+住宿心得

                                                                                                                                      到訪時間:June  2015                                               

日本向來都是許多人喜愛前往旅遊的地方,但我們多年來只曾在日本過境,卻始終無緣一訪。這個6月剛好有機會,我們就安排了一個為期一週的北海道自由行。要我這對日本旅遊一無所知的人來安排行程實在很頭大,好在書店裡的教戰手冊或攻略書籍很多,網上的資訊也不少,幫了很大的忙。

我先研究札幌和附近城市有哪些知名景點,再依自己的興趣及時間決定去哪些。由於我們想在短時間裡多去幾個地方,有的景點雖然搭乘Japan Rail (JR)可到,但距車站仍有一段路程,看來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參加當地旅遊。我們參加了兩個不同公司的旅遊,包車包餐,車上也有耳機,提供中英文錄音的景點介紹。當然行程中免不了停一些購物點,但並無壓力。我們就在購物點上上洗手間,也藉此瀏覽及品嚐北海道的物產。參加這兩次觀光巴士團都碰到一些香港遊客和少許大陸遊客,卻不見有台灣同胞,可能台灣旅客比較喜歡自己探索吧!

7/07/2015

Amba Hotel


57-1, Section 2, Zhongshan N. Road
Tel: +886 (2) 2565-2828
www.amba-hotels.com/en/zhongshan/                                 Time of StayMay 2015  


Amba Taipei Zhongshan is a newly opened hotel in the Ambassador Hotel Group.  It opened its doors in the spring of 2015.  The name Amba is quite interesting, because it’s the first four letters of “Ambassador.”  Though not too many customer reviews were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we decided to give it a try.  After all, Amba is part of a reputable hotel group.

6/29/2015

初次飛行


許多往事雖然事隔多年,卻點滴滴仍在心頭。想著趁還記得的時候把它們記錄下來,以供日後品讀。我素來嚮往飛鷹張開翅膀,遨遊天際的逍遙自在,第一篇回憶往事之作,就來分享第一次坐飛機出國的經驗吧!

話說多年以前我決定負笈美國,依循當時很多人的做法,去專辦留學的美加補習班買了機票。那時還蠻勇往直前的,也沒想要找個伴。但訂票不久,就接到Alice的電話。原來她也是去同一個學校,在美加訂票時看到我的資料,建議同行,除了她之外,另還有同校的Joy Wendy。行前當然得採買許多必需品,爸媽自行到台北中華路買了兩個大皮箱,還為此吵架。媽媽嫌其中一個不牢固,抱怨爸為何不買兩個好的。爸也有他的理由,他那時年事已高,心臟也不好。他說不是不知道哪個好,只是好的那個太重,他怕一次拿不動兩個。結果果然不好的那個很快就壞了,好的那個多年來隨著我搬過不同的州和不同的洲,仍大致完好。雖然它很老舊沈重,我總捨不得丟,每次看到它總想起父母的當年的對話。

6/04/2015

中山意舍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57-1 
Tel: +886 (2) 2565-2828
www.amba-hotels.com/tc/zhongshan/                              入住時間:May 2015  


中山意舍是國賓飯店集團繼西門町意舍之後開設的新旅店,才剛剛在2015年春季開幕。意舍的英文名字很有趣,取國賓飯店(Ambassador Hotel)的前一半,即Amba。由於中山意舍實在很新,網路上找不到太多住客的評價,但憑著對國賓飯店的信心,我就姑且一試,在官網上訂了房間。

未入住前和中山意舍聯絡,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其實我只是要求禁煙且安靜的房間,得到的回覆很官僚,說是有任何特殊要求均需屆時視情況來安排,還加上一句「如需任何進一步協助,請管聯絡我們」。我心想,我這不是才請你們協助嗎?這麼小的要求都要到時才安排,別的事也不用提了吧?結果check-in時得知,中山意舍根本全棟禁煙。其實之前客服人員大可爽快答應要求,或者至少表達願意盡量滿足顧客需要,會讓顧客感覺大不相同。

5/21/2015

張家界五日遊(4) -- 天門山

                                                                                                                到訪時間:April 2015


天門山的名字來自山上的天門洞。相傳在三國之時,山上突然裂了一個洞,官員向吳國君王報告,君王認為是個好兆頭,便命名該洞為天門洞,而山也就叫天門山了。這天的行程,導遊的安排是讓我們先搭乘天門山索道的纜車到山頂,再搭纜車到山腰。天門山索道是世界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全長約7.5公里。搭乘纜車時先經市區再進山區,有時看到民宅就近在咫尺,不禁心想這纜車成天來來回回的跑,住在這裡還真不平靜。

這日天氣還是乍雨乍陰,又溼又冷,能見度很低。從索道纜車上望出去的景色都一片霧濛濛,不過雲霧裡的層巒疊嶂,也別有風味。

5/13/2015

張家界五日遊(3) -- 張家界大峽谷


                                              到訪時間:April 2015


張家界大峽谷集各種不同地貌之大成,有高山、深谷、溪流、山洞,還有40餘個瀑布。一到門口,導遊就說因為天雨,為了安全的考量,所以取消行程中包含的溜滑梯。雖然大家已經付費,但因不了解實際狀況,就對取消這個行程亮點全無異議。進了園區不久,就開始走樓梯,木製楷梯雖然修得很好,但梯級有些陡且一路往下,不一會兒大家都已氣喘吁吁。很快來到一線天,山壁中間有個狹窄的縫隙,縫隙中透的天光和山石一明一暗,形成強烈的對比。

到了中途,有些人開始走不動了,而且在雨中走溼滑的階梯得格外小心。剛巧來到溜滑梯的地方,大家一看,明明溜滑梯搭有上蓋,根本淋不到雨,就開始覺得導遊有些不老實。在眾人要求下,導遊才購買溜滑梯的票,但勇往直前未在這裡停頓的人,就享受不到這樂趣了。

5/06/2015

張家界五日遊(2) --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到訪時間:April 2015


所謂的張家界五日遊,其實頭尾2天都花在交通上,真正的觀光行程集中在中間3天。我們首先前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據導遊說中國大陸有上百個國家公園,張家界是第一個國家級的公園。也許就因為如此,這裡真是遊人如織。在購買門票處就看到畫家吳冠中的雕像,原來最早是他把此地美景用繪畫呈現,才使得張家界聲名大噪。我們行經大氧吧廣場,這名字聽來嚇人,不過就是前往搭車途中一塊空地,因為群山環繞空氣清新而得名。搭了車之後得走一段階梯山路,許多挑夫等著要做老弱婦孺的生意,開價人民幣100。結果我們沒生意給他們,有些挑夫不死心,帶著工具一路跟著團中的長者,也一路降價到60,還是招攬不到生意。

4/27/2015

張家界五日遊(1) -- 住宿交通

                         
                                                 到訪時間:April 2015


很多人對於張家界的印象來自於電影「阿凡達」,我對張家界的印象則來自某新聞台強力放送的廣告。廣告中湖南的政要用他特殊的口音說:「別的地方的山是一座座的山,我們張家界的山是一ㄍㄨㄣ ㄍㄨㄣ(一根根)的山」,我從小對於說話發音就很敏感,所以這廣告讓我印象深刻。

我和先生已多年未參加旅行團了,這次應朋友之邀,在復活節假期一起遊張家界。這一團標榜的是輕鬆自在、行程不緊湊,而且沒有購物安排。行程中包括一段高鐵,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搭乘高鐵,果然十分平穩快捷。到了長沙後,還得坐5小時巴士,我們的巴士車身上漆著PIV,讓我有些困惑,當下直覺是VIP由右至左噴漆。繞到車身另一側,哈哈!果然猜對了!

4/19/2015

Living Water Hotel


No. 29, Ren’ai Road, Jiaoxi Township, Yilan County
Tel: +886 (3) 988-3988
http://www.lwh.com.tw                                       
                                                                                      Time of stayJan. 2014  


This winter was cold, so we decided to visit the famous Jiaoxi hot spring in Yilan.  We chose the Living Water Hotel, because we preferred to enjoy the hot spring at the privacy of our own room.   

The bus drive took around 1 hour from Taipei City, and the hotel was not far from the bus stop.  Immediately after we got into the hotel, we heard Christian songs.  It turned out the hotel was owned by a Christian.  The room we booked was a standard double room.  Based on the online information, it was the smallest type, but actually it was super huge by Taiwan standards.  There were only 4 rooms on our floor.  We did not hear a sound from other rooms the whole time.